汽车研究所主要科研与教学方向为智能交通与网联技术、智能车辆理论与设计、智能驾驶感知决策与规划技术、运动规划与控制技术、智能线控底盘技术,并在军民两用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多域多平台协同控制技术进行拓展,围绕国民经济与国防技术领域中智能汽车、智能无人系统等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汽车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2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包括智能车辆、智能底盘控制、智能交通与网联技术三个个课题组/团队。近年来,研究所紧紧围绕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技术,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开展教学教育改革,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取得系列重要成果。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明显,教师岗位老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全部有国外著名高校访学研究经历,吕超、于会龙、巨志扬等多位青年教师获全球名校博士学位;席军强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教师于会龙、王文硕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研究所呈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发展局面。
汽车研究所拥有多个重要科学研究平台,包括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仿生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地面无人机动武器平台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汽车研究所在智能车辆领域研究技术积累雄厚、成果丰富。在1990年至1995年间,研制了我国第一辆无人驾驶车辆(国防科工委资助,南理工、北理工、国防科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参研),并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车辆自动操控技术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并得到系列应用,于2019年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数十项部级科技奖励,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研究所页获得了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第1名(2013)、第2名等多项奖励,在陆军跨越险阻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各组别中名列前茅,2023年获得A1组自主机动、A2组自主侦察比赛中均获第1名,D4组自主协同比赛中获第2名。其中,陈慧岩教授、龚建伟教授个人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键技术贡献奖。
汽车研究所在汽车总体和底盘控制技术方向积累雄厚且成果丰富,并在该方向形成重要影响。在1995年至2000年,先后承担了秦川7082型轿车总体研发、轮式车辆ABS&ASR及4WS技术研究、轻型伞兵突击车研制等军民项目。于2001年至2005年,先后承担轻型高机动汽车悬架技术研究、空降牵引车研制、轮式车辆多轮转向技术等项目多项。于2006年至2010年,先后承担高机动汽车主动控制悬架技术研究、中型汽车油气悬架系统研制、汽车电气总线系统研发等项目多项。于2011年至2015年,先后承担了重型汽车可控油气悬架系统研发、轮式车辆多轮/全轮转向技术研究、高速水陆两栖汽车悬架技术研究等项目多项。
汽车研究所近年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无人驾驶车辆智能行为综合测试环境设计与测评体系研究90920304,2010-201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城区真实交通环境无人驾驶车辆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91420203,2015-201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能汽车路径规划与自主决策理论及关键技术,2018-2021;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与系统应用(编号:2018YFB0105205),2017-2020;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主动防控保障技术测试与评价(编号:2017YFC0804808),2017-2020;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危险品运输车辆碰撞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2017YFC0804803),2017-2020;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车辆类人驾驶行为知识迁移原理与在线学习建模方法研究,2018-2020.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驾驶人认知过程解析的城市交叉口穿越行为决策研究,2018-2020;
(9)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人机共驾智能车的个性化控制”,项目编号:51875040,2019-2022。
(10)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结构化道路下的智能电动大客车,2017-2019.
(1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毫米波雷达及视觉融合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制动系统研发,2019-2021;
(12)山东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2023;
(13)上汽基金产学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人类驾驶员城区环境下道路交叉口行驶的决策规划模型研究与应用,2018-2021.
(14)国防基础预研项目,基于驾驶行为学习的决策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某轻型无人战车技术(总研究师)、某中型无人战车技术(总研究师),2018-2020.
(15)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基于路端强化的自动驾驶决策关键技术,2022-2025.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智能网联环境的混合动力商用车经济型运动规划及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方法(52172378),2022-2025.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驾驶行为认知与理解,2023-2026.
(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驾驶行为预测机理与无人车运动控制方法研究,2020-2023;
(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车辆类人驾驶行为知识迁移原理与在线学习建模方法研究,2021-2023.
(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交互环境下智能车辆类脑风险认知与可持续学习方法研究,2024-2027.
(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结构化场景下融合驾驶行为基元的异构车辆运动规划方法(52302489),2024-2026.
(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大规模时变环境的智能车辆长期自适应定位技术研究(52372404),2024-2027.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汽车研究所适应时代变革需求,利用自身在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车辆方向的科研及技术积累优势,重视教学工作,建设智能汽车交叉学科教育高地。在智能汽车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开设有本科生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无人驾驶车辆理论与设计”、“智能车辆理论与应用”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精心打造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智能车辆公开慕课,数万人选课完成课程学习;同时,支持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尖产业技能培训,支持了教育部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培训,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l 本科生“无人驾驶车辆”公开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IT-1207432808 ;
l 研究生“智能车辆理论与应用”公开慕课:
https://www.xuetangx.com/learn/bitP0861003987/bitP0861003987/7526890
代表性公司产品项目有: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网联车辆实验实践示范课程建设,2020;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MATLAB自动驾驶工具箱的无人驾驶车辆课程建设,2019;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千里眼智能车助推“智能机器人创意与设计”课程改革,2019;
校级教改项目:智能车辆课程立项为12BET研究生“明星”课程培育项目,2017;
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017。
校级教改项目:智能车辆课程立项为12BET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9;
校级教改项目:基于ILOs 的“无人驾驶车辆理论与设计” 课程建设,2019;
研究生、本科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王文硕博士论文《基于个性化驾驶员模型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自适应技术研究》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席军强指导);硕士研究生孟凡婧《自动变速车辆坡道行驶的智能驾驶策略研究》(2018金辉指导)、胡风青《基于迁移学习的横向驾驶行为模型自适应方法研究》(2020吕超指导)获得12BET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龚建伟老师指导的两名本科员工获本科生“科研榜样”称号,发表顶级期刊论文,2015年至今指导数百名本科生在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奖。2007-2023年连续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百度Apollo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虚拟仿真赛” 全国冠军,一等奖;获得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驾驶仿真挑战赛冠军。
研究所领导班子人员
姓名 |
岗位名称及职责 |
办公电话 |
邮箱 |
所长 |
010-68918290 |
gongjianwei@bit.edu.cn |
|
副所长(科研) |
010-68911343 |
wu_zhicheng@bit.edu.cn |
|
副所长(教学) |
010-68911516 |
bit_lho@bit.edu.cn |
|
副所长(研究生) |
010-68911343 |
zyz1112@bit.edu.cn |
|
副所长(学科和实验室) |
010-68918652 |
xiongguangming@bit.edu.cn |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