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报名参赛,453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12BET参赛团队在全国决赛中共取得2金2银的出色成绩,刷新学院在同届“互联网+”大赛奖项数记录。
12BET高度重视员工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学院在中国“互联网+”决赛中共获得4金3银的佳绩,其中2018年获得全国总冠军。在本届“互联网+”大赛的筹备工作中,坚持全面部署,系统设计,设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克服疫情影响;成立创新创业专项工作组,邀请校内外专家导师对参赛团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项目创新点、项目技术、市场规划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帮助参赛队员进行完善和提升,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孙硕,经理助理倪俊,团委书记郝佳馨,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赵方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动态关注员工项目进度,不断锤炼参赛队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保障,确保团队再次在全国决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获奖项目介绍
国际赛道金奖
Micro Internet of Technology energy supplier system
项目负责人:赵正阳
指导老师:左正兴,Takanobu Watanabe
项目成员:赵正阳 王伟 詹天卓 许沛昀 旷年玲 刘硕 吴国源
项目简介:微小型物联网供能系统项目名曰“Sinapis”,专注于为各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热电能源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为全球物联网搭建稳定高效的供能系统。该项目根据塞贝克原理,利用无处不在的冷热温差产生电动势,可以很好的破除传统能源的使用局限,清洁高效地解决万物互联愿景下的基础供电难题。经多年技术攻关,Sinapis团队成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双层热电器件优化算法,硅纳米线(小于100纳米)微加工且无槽无漏热系统等多项尖端技术。依托领先技术,Sinapis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无需充电、无线供能的能源解决方案体系,可以为创意产品公司、极地作战部队、气象灾害监测部门供给热电供电设备,破解极端条件下或微小空间中的供能难题;可以与体内智能医疗设备研究机构、新能源整车厂商、5G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共同研究开发微小型物联网供能系统,适应化地搭建该领域下的物联网供能体系。
国际赛道金奖
Health Care Pilot-A Noval Bioresorbable Stents
项目负责人:仇天阳
指导老师:王西彬,焦黎
项目成员:仇天阳,韩亚峰,姜巍,汪弘俊,王亮,庞硕硕,
项目简介:心血管疾病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本项目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支架介入治疗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可降解血管支架,既有良好的结构功能特性,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服役过程中能够支撑狭窄血管壁保持血流畅通,并且在血管恢复形状保持能力后可以自行降解被人体吸收,避免对人体产生长期负担与副作用。本项目充分发挥自身在材料研制、结构设计、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开发,支架结构优化设计以及3D打印成形、微纳切削等多种工艺研究,实现了个性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等多种生产模式,满足了不同类型患者的不同需求。
主赛道银奖
云智创新——国内首创工业级预仿真智能系统
项目负责人:贾良跃
指导老师:郝佳、王国新、阎艳、明振军
项目成员:黄思翰,孙嘉伟,陈宇,王儒,唐武
项目简介:在战斗机、导弹、高铁、商用飞机等复杂装备的研制过程中,现有的CAE仿真技术存在着仿真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云智创新团队致力突破快速仿真技术瓶颈,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复杂装备设计仿真,推出国内首创的工业级智能预仿真系统,在快速仿真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打破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核心技术已申请8项国家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发表相关论文15篇。初代产品已在导弹、卫星和无人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展开初步应用,并得到多所可以单位的高度评价。其中在与某科研单位合作的无人机项目中,实现了保证精度不变的基础上,将仿真周期从20天缩短为2天。在未来,产品将向船舶、汽车和高铁等领域进行拓展,团队的愿景是开创工业仿真软件自主新时代。
国际赛道银奖
3D printed biodegradable stent for patient-specific artery
项目负责人:韩亚峰
项目成员:韩亚峰,仇天阳,潘晨,赵海元,王庭宇,王昊天
项目介绍:为了解决支架内再狭窄问题,韩亚峰团队提出设计了个性化定制3D打印可降解血管支架,。首先,团队应用DCT遗传算法设计了非均匀泊松比支架。支架具有良好的轴向柔顺性,能够与血管壁完美贴合。其次,支架材料可降解物无毒无害,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定制的支架。
12BET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学院坚持克服困难,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形式和渠道,指导老师认真踏实培育双创项目,促进了双创项目数量和质量双线提升,延续了学科双创人才培养的良好传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